雷波山水织锦绣绿色谱华章
2022/9/24 来源:不详一方好山水,满眼皆覆绿。
凉山新闻网讯(文/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璇图/李仁寿)一方好山水,满眼皆覆绿。
冬日,漫步在雷波县乐水湖城市公园的健身步道上,领略碧空暖阳,水鸟翩跹的如画风景,着实令人感叹身居福地、岁月静好。
而这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正是雷波县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民生福祉。
近年来,雷波县立足生态优势,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城市建设、产业布局、社会治理等方方面面,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了“双赢”。随着一张张绿色名片先后“收入囊中”,生态雷波的发展魅力愈发彰显。
守护生态“家底”
过去五年,雷波县坚决守好生态环境底线,筑牢生态保护屏障。试划生态保护红线.8平方公里,麻咪泽保护区增加88平方公里,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治理水土流失.19平方公里。深化绿化雷波七大行动,新增森林1.7万亩,森林覆盖率51.27%。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保持在98.3%以上。
完成长江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全面取缔库区非法网箱养殖,金沙江雷波段全面禁渔,拆除马湖景区“两违”建筑3.12万平方米,饮用水源地和重点河流水质达Ⅲ类标准;完成矿山生态修复15.67公顷。完成第一轮中央、省州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长江经济带警示曝光问题整改达时序进度。第二轮“央督”信访反馈案件阶段性办结。
坚持绿色引领
年以来,雷波县聚力生态问题提速整改。严格按时序进度办理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移交信访问题,省州暗查暗访反馈问题整改销号率达90.9%。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处罚企业25家、罚款万元。
迈入年,雷波县将坚持绿色引领,聚力守护生态屏障,增添“绿”的成色。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把“三线一单”贯穿资源开发、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城镇建设、重大项目选址全过程。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实施好国土绿化、森林资源管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程,加快建设大熊猫急救中心。
——推进生态修复治理。力争完成生态修复规划编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培育筇竹产业基地2万亩,完成退化林修复0.5万亩、金沙江沿线绿化造林1.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8.2平方公里。完成西宁河、西苏角河第二期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前期,启动乐水湖水系连通工程等项目前期。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有效遏制建筑工地、砂石堆场、公路沿线扬尘。优先保护耕地土壤环境,重点监管重金属企业,提升土壤污染治理水平。
——加快推进问题整改。全面落实生态环境问题常态化暗查暗访、通报曝光、约谈问责等机制,强力推进中央、省州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信访移交、长江经济带警示曝光和县级自查等问题整改。
逐梦绿色征程
风正时济,自当破浪扬帆;任重道远,还需策马扬鞭。“十四五”的宏图已展开,全新的征途正召唤。未来五年,雷波将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劈波斩浪、笃行致远,扎实抓好全县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奋力推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加快发展绿色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唱响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主旋律,让农业成为滋养农民美好生活的源头活水。加快推进雷波脐橙省级产业园、瓦岗中药材融合园、西宁茶叶基地、谷堆山葵产业园、箐口生猪产业园、汶黄西筇竹产业带等项目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地域代表性的优质绿色农产品,建成现代农(林)业产业园区52个,新增“两品一标”认证5个。
转型发展新型工业。全力构建“一园多区”空间布局,以绿色建材创新发展、生态纺织集聚发展、清洁能源有序发展为主线,重点发展以磷石膏综合利用、装配式建筑、玄武岩纤维、玻璃纤维为主的新型建材产业,推动登峰二期磷石膏处理、施可丰硫黄尾气脱硫技改、新洋丰石膏制品等项目建成投产。力争引进3家新型建材及新材料企业入驻园区;丝丽雅纺织项目建成投产,加快建设纺织园区二三期项目;推动阿合哈洛、拉咪北、龙门等风电项目和雷波地块1号光伏项目建成投产,新增风电、光伏装机容量分别达23.2万千瓦、27万千瓦。推进磷化工环保升级技改项目,适时发展磷矿采选、磷酸盐、磷石膏建材的“矿化一体”产业。加快完成新一轮矿业权、河道采砂权出让,大力推进施可丰牛牛寨南、华瑞卡哈洛、天盛矿业小沟、明信西谷溪、西川龙头沟等磷矿绿色矿山建设。打造全省绿色建材产业基地、生态纺织产业示范基地、金沙江下游清洁能源示范基地。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立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定位,全力构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硬约束,坚决遏制“两高”项目发展,为未来发展留足资源、留够空间。完成生态修复规划编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确定生态修复重点区域、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大凉山干热河谷、金沙江上游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打好长江流域“十年禁渔”持久战。提升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功能,加大麻咪泽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推行“林长制”,启动国家储备林项目工作,完成天然林修复10万亩、绿化造林3万亩。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零容忍态度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抓好大气联防联控联治,强化工业废气、工地扬尘、餐饮油烟等管控治理,保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在98.3%以上。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推进“四乱”清理整治,治理水土流失60平方公里;县城、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90%、60%;饮用水源地和重点河流水质保持Ⅲ类标准及以上。巩固“三磷”整治成效,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守住土壤环境质量底线。
健全环境监管体系。全面落实排污许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生态环保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等制度。深化生态环保综合执法改革,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打造高水平“环保铁军”。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