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书写高质量脱贫攻坚答卷南方新闻网
2022/10/13 来源:不详彝族少年走出深山当上粤菜大厨;大凉山的山葵、花椒跨越重洋走进全球市场;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农产品畅销全国……这些扶贫新鲜事背后,都离不开一个城市——顺德。
年,是中国实现全面脱贫之年。在脱贫攻坚战中,顺德在省内外两个战场双线作战:一是对口帮扶湛江雷州市、徐闻县,共谋省内区域协调发展共享发展,二是对口扶贫协作四川凉山美姑、雷波、金阳县三个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为东西部扶贫协作贡献顺德力量。
依托顺德厨师学院实施“粤菜师傅”工程,实现“一人学厨,全家脱贫”;从机关饭堂到家庭餐桌,“以购代捐”“以买代帮”推动消费扶贫;立足产业优势打造高质量对口就业扶贫格局……让人眼前一亮的顺德创新不断涌现,体现着顺德担当。
不以山海为远,心连千里共好。牢牢把握“精准扶贫”基本方略,年,顺德将全力推动所有帮扶对口地区实现脱贫,奋力书写高质量脱贫攻坚答卷。
●蒋晓敏
顺德担当
跨越山海双线作战
在湛江市徐闻县和安镇,北莉村四面环海,到达陆地只能依靠渡轮,岛上没有一家食肆,大部分生活物资要上岸购买。如今依托海水养殖产业,这条广东省省定贫困村成为徐闻县贫困户收入最高的“标杆村”之一,全体贫困户已达脱贫标准。
在四川凉山州雷波县,干沟村常年被云雾遮盖,卫星地图上也找不到它的准确位置。进村之路几乎全程陡坡、“发夹弯”,稍有不慎就可能连人带车跌入金沙江。如今,这里的山葵种植特色产业年产值超万元,还走上了日本人的餐桌。
北莉村和干沟村的嬗变,是新时代历史性巨变的生动诠释,也是顺德“下海上山”两个战场同时战贫的精彩缩影。
自年起,顺德负责对口帮扶湛江市雷州、徐闻26个镇65个相对贫困村户、人。自年6月起,顺德负责对口扶贫协作四川凉山美姑、雷波、金阳县三个国家贫困县。
湛江,向海而兴。这里却是全省扶贫任务最繁重的地级市,贫困人口达到22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总数的1/8。
凉山,依山而生。这里是全国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之一,所辖17个县市中有1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且均为深度贫困县。
脱贫攻坚任务之繁重,可见一斑。大事难事看担当。作为珠三角先发地区,顺德始终把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政治责任扛在肩上。
担当,源自大局意识。为了全力协助当地推进各项脱贫攻坚工作,顺德和对口帮扶地区构建起高规格、多层次、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和协作格局。
佛山市委副书记、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多次到两地贫困村开展调研慰问,勉励扶贫干部要学习当地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将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实,与当地干部群众同心同向同力,一起努力完成精准扶贫任务,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担当,体现在举全区之力。
四年来,顺德先后精准安排名扶贫干部和24名专业人才到雷州、徐闻、凉山三县等地参与扶贫工作,引导落实市区各级扶贫资金共16.06亿元,将顺德产业优势和对口县(市)实际相结合,引进40多家公司在当地投资6亿元,以产业帮扶和劳务输出为主抓手,全面推进“产业、就业、教育、健康、基础设施建设”等八大扶贫工程,实现贫困户脱贫增收和贫困村面目一新。
从大海之滨到大山之间,在一片片肥沃又贫困的土地上,从人力、物力到财力,从政府、企业到社会组织、普通群众,从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到党建帮扶、社会帮扶——顺德,使出了浑身解数。
如今,顺德对口帮扶雷州徐闻贫困村已%达到出列标准,贫困户%达到退出标准。年,顺德扶贫工作在广东省考核获得“好”档次。而对口扶贫协作凉山三县已达到脱贫摘帽标准,且在年雷波县顺利通过四川省贫困县摘帽验收。
顺德战法
授人以渔精准发力
当前,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驻村“第一书记”是脱贫一线重要的生力军,对带领贫困村脱贫致富起着关键作用。顺德通过选准驻村“第一书记”这个支点,打造一支有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的驻村干部队伍,发挥脱贫攻坚的“领头雁”作用,撬动其他各方面精准扶贫政策落地生根。
雷州市唐家镇军营村在顺德驻村“第一书记”邱颖忠的带动下,将基层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工作进行融合,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和发展产业,村集体收入一年内翻了45倍,不仅成功脱贫,还被湛江市授予文明卫生村称号,以及被省委组织部选定为党建引导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示范点。
“邱书记努力改变军营村的环境、生活条件,让我们对家乡更有优越感、荣誉感和归属感!”提起邱颖忠,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为了充分发挥好产业帮扶的带动作用,顺德瞄准贫困对象,聚焦市场,优选项目和企业,突出利益联结向纵深拓宽销售渠道。
南兴红心火龙果(大良)、附城龙头黑糯米(勒流)、心香红薯(陈村)、英利海鸭蛋(杏坛)、榴莲菠萝蜜(乐从)、粉葛(龙江)……这些湛江“网红”特色农产品,也是顺德产业帮扶“百花齐放”的一个生动缩影。
如今,顺德在湛江共引导并投入产业帮扶资金近2.96亿元,启动产业帮扶项目个,受益贫困户户,人;形成了种养产业、投资收益项目、农副产品加工、电商销售等多元化发展的格局,真正做到了村村有产业,户户能增收。
在凉山三县,顺德各派驻工作组引进广州洲际蓝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美姑县好佛美中药材有限公司、金阳札当农业种植有限公司等16家公司,投资额达3.1亿元。如今美姑拉木阿觉乡投入最大的蛋鸡项目正紧锣密鼓建设中,金阳海拔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种起了“离天最近的猕猴桃”,雷波培育了3个千亩级别的龙头州级农业园发展脐橙、天麻、山葵等产业。
产业扶贫是根本之策,就业扶贫是关键之举。顺德扶贫力量不仅激活了沉睡的生态资源,更激发了蓬勃的脱贫斗志。顺德充分利用技术技能优势,每年在当地定期组织贫困户开展农业技能培训和非农业就业技能培训,并组织企业赴当地举办招聘活动,精准对接实现就业。
迄今,顺德已为雷州徐闻提供适配就业岗位信息合计多条,实现转移就业人,就地就近就业人。而通过年均组织30余家大中型企业到美姑、雷波、金阳举办招聘会,凉山三县已有余名贫困人员在顺德有了稳定工作。
顺德厨师学院更是创下了特色精准扶贫的顺德模式。通过设置“精准扶贫定向班”,吸收对口帮扶地市(县)的贫困人员到顺德接受为期3—6个月的免费厨艺培训,并帮助学员获得名店带薪实习或自主创业支持,实现一人顺德学厨,全家脱贫圆梦,从根本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中国式扶贫一直是社会多方力量的“合奏曲”。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爱心人士……在顺德,各界人士都在积极为脱贫攻坚出谋划策,顺德顺势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凝聚起强大的攻坚合力。
拥有资金、技术、市场等优势的企业无疑是强大的社会支持力量。比如,通过“6·30广东(顺德)扶贫济困日”活动,顺德筹集社会捐赠款物合共.73万元用于顺德对口帮扶雷州徐闻扶贫项目。其中美的集团从年到年每年捐赠0万元用于脱贫攻坚。
在凉山三县,顺德筹集社会捐赠款物合共2.82亿元用于扶贫项目,其中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各捐赠1亿元。此外,顺德区扶贫开发协会年至今,捐赠款物超过万元。
与此同时,医院纷纷送教下乡送医入村;社会各界踊跃认购扶贫产品,助力消费扶贫促进贫困群众增收……如今,推动扶贫开发成为顺德全社会的共同自觉。
顺德力量
村美民富共奔小康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在美姑县巴古乡依千村,一个顺德扶贫工作组推动建设的光伏发电站旁,醒目大字标语反映了全国各地来到美姑扶贫人的精气神,更表达了当地群众对美好新生活的向往。
对于这句标语,彝族小伙海来普铁深有体会。从顺德厨师学院精准扶贫班毕业后,海来普铁回到美姑开起了饭店,并取“饮水思源”之意命名为“思源农庄”,不但将本地口味和顺德风味结合起来,将餐饮搞得有声有色,而且利用自家住房开起了民宿。
“洗澡是一件天大的事,让孩子们感觉生活有了新希望、有了新奔头。”美姑县大桥初级中学时任校长乌尔中田几年前刚上任时,对“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学校操场,以及住校学生没有热水澡可洗两件事耿耿于怀。如今在顺德爱心企业和社会组织的援助下,他的两个心愿都实现了。
生活在雷州市乌石镇泗寮村委讨东村的邓妃位自小患有残疾,一家7口曾被贫困压得喘不过气来。如今靠养牛,每年的收入达10多万元。“今年打算再扩大养殖规模,肉牛增加到10头以上。帮扶干部温暖了我们。如今一家人生活有盼头,更有希望。”邓妃位的笑声越来越爽朗。
昔日贫困村,今朝面貌新。在脱贫攻坚战中,顺德注重整治村容村貌,引导投入资金2.亿元(含社会资金)推动民生项目个,其中投入1.亿元建设公园、广场、卫生站等民生设施宗,投入万元建设村道.7公里,投入.3万元建设安全饮水工程62宗,投入万元建设路灯盏等一大批民生帮扶项目,大大地提升了贫困村、贫困户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让贫困村焕发出勃勃生机,得到当地群众广泛认可和称赞。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如今招聘会开到家门口,更多的雷州徐闻、凉山务工人员到顺德就业,走向新生活。在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烹饪实训基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为了成为“粤菜师傅”勤学苦练……人世间一切美好都要靠奋斗来实现,顺德把“带不走的扶贫队伍”扎根在一线,脱贫攻坚朝着全面振兴的蓝图去努力。
在顺德的脱贫攻坚战中,还有一个铁军群体,那就是扶贫干部。他们告别城市安逸生活,来到贫困群众身边,默默奉献、鞠躬尽瘁,为贫困群众筑起奔向小康的幸福之路。顺德区派驻到雷州市陈家村的驻村干部曾小舟便是其中的代表,他带领乡亲们脱贫奔小康,最后倒在了工作一线,年仅46岁。
顺德区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顺德将紧紧围绕贫困户全面脱贫、贫困村全面出列考核目标,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问题,加大对美姑、金阳两县的帮扶力度,尽锐出战、攻坚克难,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坚决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硬仗,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跑好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顺德重任在肩,信心满怀!
顺德多举措助力农特产品消费扶贫
将“买买买”潜力
化为脱贫致富动力
四川凉山的高山土鸡和香菇,湛江的菠萝、葛薯……这几年,一批又一批的受援地区扶贫特色产品在顺德人的餐桌上飘香。
扶贫,不仅要解决原产地“最初一公里”,还要直连消费端“最后一公里”。相比于捐资捐物的“输血式”扶贫,“以购代捐”的“造血式”扶贫是一种更加长远、稳定脱贫的方法。为此,顺德大力推动消费扶贫,转变贫困户“等、靠、要”的落后思想,带动其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热情和信心。
近年来,通过大力开展扶贫产品进机关、进学校、进医院、进企业、进商超、进社区、进“百里芳华”乡村示范带等“七进”主题活动,顺德推动“以购代捐”常态化,将“买买买”的巨大潜力变成贫困地区稳定持续的发展动力。
每逢端午节、中秋节等佳节,顺德区总工会、区扶贫办都积极组织全区区属单位、各镇街开展“以购代捐、消费扶贫”活动,迄今发动各级部门采购凉山农特产品金额超过0万元。此外,顺德区预算单位食堂采购受援地区扶贫产品金额今年将达万元。
受疫情影响,凉山州美姑县、金阳县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遭遇困难。为此,两县积极发展鸡禽养殖和香菇种植来增加农民收入。但因在发展初期,土鸡、香菇产品商品化程度低、购销渠道少,销售难是一大痛点。
为了拓宽美姑县、金阳县高山土鸡和香菇销路,顺德通过区委区政府带头,发动区镇(街)机关食堂、区属相关单位、学校、医院食堂参与“以购代捐”消费扶贫认购活动。迄今已发动爱心认购土鸡约2.5万只,香菇约1.1万斤,以及核桃4万箱等。年推动各类扶贫产品销售金额达万元。
此外,在顺德区扶贫办的积极发动下,今年4月顺德区各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消费扶贫雷州市大群村、调风村两基地的葛根约5万斤,认购金额达30余万元。
为了方便市民参与“以购代捐”活动,顺德通过租金减免、定点采购等各类优惠措施,在大良、伦教、北滘、乐从四个镇街开设3家凉山农产品专卖店和1家凉山食材体验店,全区还放置了多个扶贫产品便捷消费扶贫专卖柜。
为了搭建消费扶贫“快车道”,顺德推动项农副产品全面纳入平台面向全国进行销售,实现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在线展示、网上交易、物流跟踪、在线支付、产品追溯的一站式聚合。
买就是帮。顺德还结合“世界美食之都”优势,通过举办“顺德美食节”展销、“印象凉山”农夫集市系列活动、义卖等活动,拓宽对口帮扶地区农产品销路,切实提高贫困户收入。
顺德区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顺德还将不断拓宽帮扶途径与渠道,更好地营造全社会参与消费扶贫的良好氛围,助力对口帮扶地区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
精准施策确保实效
顺德构建就业扶贫长效机制
时针拨回到年,顺德在金阳县隆重地举办了一场招聘会,却遭遇了无人报名的尴尬。两年后,到顺德务工的金阳籍人员累计达到名,其中今年自发到来的就有人。
这样的转变得益于顺德利用产业优势,精准施策构建起就业扶贫长效机制。
在湛江,顺德根据贫困户对就业不同的需求,采取转移就业和本地就业双结合的方式推进就业脱贫。对于有意愿外出就业的贫困户,采取转移就业方式,组织顺德企业在当地举办招聘活动,精准对接实现就业。对于想留在家乡就业的贫困户,则加强技能培训,每年定期组织贫困户开展农业技能培训和非农业就业技能培训。年以来共培训贫困户多人次。
在凉山,每逢火把节、彝族新年等节日,顺德都会组织30多家大中型企业到当地举办招聘会,通过“因人定岗”等方式,有力推动名凉山籍务工人员到顺德就业,其中今年安排了名凉山三县贫困人员前来顺德就业,为战疫情保贫困劳动力就业抢得先机。
为了对口帮扶地区贫困劳动力稳在岗位、稳在企业、稳在顺德,顺德打活人文关怀“真情牌”。一方面,成立凉山三县驻顺德劳务人员服务站,并通过强化对驻企稳岗干部相关扶持补贴政策知识、应急处理突发能力以及沟通技巧,推动建设专业高效稳岗工作队伍。
另一方面,稳岗工作小组定期走访,掌握、解决务工者难题,协同顺德区民政人社局、扶贫办,不分昼夜、风雨无阻为每批次初到顺德就业的对口县务工人员“接风洗尘”,暖心送上日常生活用品礼包。
值得一提的是,顺德还积极引导用工企业加强人文关怀。如新宝电器等企业经常利用彝族火把节、彝族新年等传统节日,为留顺务工人员举办新年晚会、观看电影、外出旅游等庆祝活动。
此外,顺德还利用“顺德厨师学院”举办“精准扶贫定向班”,自年至今,为名凉山贫困人员提供3—6个月的免费厨艺培训和实现就业脱贫。
今年8月,由国务院扶贫办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举办的全国就业稳岗工作座谈会在顺德召开,会议对顺德在推动全国贫困劳动力转移输出和稳定就业工作所取得的积极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