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续奋斗凉山打造三区三州乡村振兴样

2023/4/20 来源:不详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凉山州,曾经是我国最大的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之一。感恩奋进、众志成城,凉山向深度贫困最后堡垒发起冲锋。

—这五年,凉山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民生,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钉钉子精神”、以“但愿苍生俱饱暖”的“公仆精神”、以“精雕细琢精准下针”的“绣花精神”,啃下最难啃的骨头、攻克一座座贫困堡垒,1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兑现承诺完成减贫任务,为中国减贫奇迹书写了精彩的凉山篇章、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尽锐出战千年跨越

曾经,这里的贫困就像大山峡谷一样深不见底。

这五年,弹指一挥间,更是“敢教日月换新天”。

从“人背马驮”到水电路通,从不遮雨挡风的“三房”到一座座彝家新寨,从传统农牧民到产业工人……

改变,从打响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开始。干部进村,帮扶到户,想路子、找办法、谋发展……

危房改造、医疗兜底、产业扶贫、“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攻坚让大凉山边远闭塞的一个个小山村看到了希望,迎来了嬗变。

这五年,披甲上马拔“穷根”,戮力同心破“穷局”。

决战打响,全州上万名党员干部脚上沾满泥土,以不懈奋斗的顽强意志,奋力拼搏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上,确保在首战首胜、再战再胜、连战连胜的基础上实现巩固提高,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确保凉山州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精准扶贫,“干部脱皮”、群众脱贫。在大小凉山彝区,处处都能看到干部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决战决胜脱贫奔康攻坚战的忙碌场景。

各级联系领导达名、帮扶部门达个,各级帮扶干部达人。名驻村第一书记、名重点乡镇村专职副书记扎根一线。

凉山地理特殊、环境艰苦。为了脱贫攻坚,全州上下一心拼尽全力,38名同志以身殉职,用热血和生命、用忠诚担当,诠释了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

中纪委、国家档案局等9个中央国家机关帮扶凉山,东西协作、国企入凉、省内对口帮扶,形成了携手战贫困、帮扶谋发展的宏大局面,带来了脱贫攻坚正能量、脱贫攻坚新气象。

这五年,万里征程力量积蓄,实现一朝“千年梦圆”。历经五年艰苦奋斗,凉山贫困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解决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取得历史性突破,累计减贫.2万人,1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曾经“一步跨千年”的凉山旧貌换新颜,实现了第二次历史性跨越。年,凉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全省第一。

脱贫攻坚千年之变

凉山通过各级党政干部和广大群众的艰苦努力,脱贫攻坚从改革与精准的实际出发,实现了大救济式扶贫向精准脱贫、改善环境、激发自身活力、解放生产力的重大转变。这一实践,使凉山贫困地区从生产方式、经济效益到意识观念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一个个实实在在的“蜕变”,书写着凉山砥砺奋进的五年,书写着凉山重大转变的五年。

历经五年艰苦奋斗,凉山贫困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提升,基础设施瓶颈得到历史性突破,改革开放迈出历史性步伐,民生事业取得历史性进步,干部群众精气神得到历史性提振。

这五年,凉山绿满山间“富”满村。完成35万余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余万人住进安全新居;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通信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新改扩建国省干线.5公里、农村公路2.06万公里;建成大中型水利工程11处、高标准农田.4万亩。

年9月1日,随着凉山“溜索改桥”项目完工,金阳县对坪镇的上千名孩子告别溜索渡江上学,布拖县冯家坪村的新桥对接宜攀高速公路,标志着四川全面结束“溜索时代”。

布拖县阿布洛哈村,是中国最后一个“无公路村”。年6月30日,一条3.8公里长的公路修到了阿布洛哈村村口,这一天阿布洛哈村至拖觉镇的“金通工程”乡村客运班线正式开通。

从交通闭塞到内联外畅,凉山所有乡镇和建制村实现%通硬化路,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明显增强。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五年来,累计投入办学条件改善资金90.74亿元,“砸锅卖铁办大教育”成为民生品牌,全州教育事业呈现出了“质量更好、规模更大、后劲更足”发展态势。

特色优质农产品,通过电商等各种渠道走上了城里人的餐桌,让大江南北的群众交口称赞。利用消费扶贫周等平台,凉山特色农产品累计销售超过30亿元,惠及贫困县乡村人口30万人。

如今,“房屋破旧改三房,煮饭生火烧沼气,家家户户点农网,人背马驮通公路,缺水挑水安水管,生病发愁有医保,丧事喜事繁向简,吃饭洗脸送用品,出门打工有政策,火把之花遍地开,健康生活扑面来”的顺口溜,在凉山大地传唱,让人为之喝彩。

昭觉县阿土列尔村,被称为“悬崖村”。村民从爬藤梯到攀钢梯、上楼梯,生动诠释了脱贫攻坚的“悬崖村”变迁,成为凉山脱贫攻坚的历史见证和中国脱贫攻坚经典故事。

生活在木里高寒山区的贫困人口彻底结束了昔日“一顶帐篷,一个家,一方草原,一生的作坊;一条牧鞭,一把琴,一首牧歌,一生的伴侣”的游牧生活。

住新房、有收入、有书读、能治病、有水喝。“土墙草顶垒空房,三块石头围火塘;门前粪泥没双脚,屋内同住牛和羊……”曾是凉山特困彝族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今日,宽敞明亮、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先进的彝家新寨带来的是凉山面貌、凉山人精神的深刻变化。

在这场伟大战役中,凉山广大干部寒暑不辍、风雨无阻,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各族群众自强不息、自力更生,发出了“幸福不会从天降,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最强音,更加坚定了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决心。

驰而不息接续奋斗

这五年,攻坚的力度强、脱贫的底子厚、秀丽的面子美、振兴的里子实、致富的路子宽、幸福的日子长……这是凉山振兴画卷里的“乡村五子登科”。

更为重要的是,全州规划建设了个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现代农业产业为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凉山将5年过渡期工作细化成项具体任务,建立落实责任、任务、督查“三张清单”,采取“指挥部+清单制”方式,狠抓动态监测帮扶、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后帮扶和特殊问题治理,建立长效机制,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坚持“富脑袋”与“富口袋”并举,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年以来,凉山深入践行脱贫攻坚精神,坚持“”工作法,念好“防促增固强”五字诀,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

凉山抢抓过渡期战略机遇,坚持“清单制”工作法,抓好抓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巩固提升、产业就业等八项工作,努力走出全面脱贫后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新路,积极打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区,让脱贫成果更牢固、乡村发展更美好、群众生活更幸福。

为巩固脱贫成果,凉山从人均收入、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安全住房、安全饮水“五个重点”展开。

年全年,凉山纳入低保兜底脱贫人口24.2万,98.6万脱贫人口医保费、33.4万困难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费实现财政全额代缴,开发公益性岗位解决2.1万名半劳动力、弱劳动力收入问题。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72元。

义务教育成果巩固方面,为71.3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生活补助近6亿元;基本医疗成果巩固方面,保持基本政策不变,完善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政策;安全住房方面,凉山开展农村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同时,实施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强化已建农村饮水工程管护,脱贫人口安全饮水保障率达%。

年7月,制订实施了《凉山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年)》。规划明确了到年和年全州农村发展的主要目标,远景谋划到了、年,提出了到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主要指标任务。

产业发展振兴乡村

年以来,凉山构建“三大体系”促乡村振兴。构建农业产业体系,以建设“中国农业硅谷”为契机,大力发展“大凉山”优势特色产业,创建省级星级现代农业园区7个,建成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23个,实现农业增加值亿元。

构建服务产业体系。实施精品景区带动、旅游品牌打造、基础设施提升、文旅融合发展工程,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群众就业13.5万人次。

构建交通运输体系。实施撤并建制村畅通工程、乡村振兴产业旅游路工程、乡村运输“金通工程”,建成农村公路公里,其中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8公里,撤并建制村通畅路71.1公里,“金通工程”覆盖率达99.7%。

年9月23日,凉山州第五届农民丰收节“庆丰收·迎州庆”活动在西昌举行。17县(市)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企业等经营单位参加展示。参展产品涉及优质粮油、生态畜牧、优质烟叶、特色水果、绿色蔬菜、绿色马铃薯、经济林木、蚕桑茧丝、道地中药材、优质花卉等十个大类、个小类、个品种。全方位、多角度充分展现凉山新时代特、优、精农牧产品,这也是凉山实施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两年来夯实基础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今年上半年,全州实现农业总产值.1亿元,位列全省第九,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亿元,位列全省第八。粮食丰收已成定局,总产量达到30万吨;生猪出栏.42万头、排名全省第三;全州经济作物新发展29.57万亩;牛羊等草食畜出栏、水果和花椒产量均排名全省第一,粮油肉类蔬菜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如今,为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凉山把建强基层党组织作为“关键钥匙”,把产业发展作为核心举措,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探索出适合乡村的养殖、种植、加工、旅游、劳务输出“五大产业”,走出了一条“短期+中期+长期”的产业发展新路子。

文字

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崇宁

图片

买锐阿克鸠射

编辑

胡德培

责编

李洁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43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