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不了的远方,这个北仑人带我们去看
2023/2/8 来源:不详北京皮炎专业医院 http://m.39.net/pf/a_9052592.html
8月11日,是仑传记者李洪飞离开北仑到达美姑的第33天。
这些日子,大家在他的镜头里,看到了“天苍苍、野茫茫”的大凉山风光,看到了勤劳善良、美丽质朴的彝族姑娘,看到了牛羊成群、晴雨骤变的自然保护区,也看到了倾情奉献、恨不得把所有技能都留下的北仑干部……
日升日落,云聚云散。
他在我们到不了的“远方”,我们在他暂时回不来的“家乡”。
今天,在我的笔下,请允许他卸去“明天拍什么报什么”的焦虑,请允许他做一个“从未离家这么久”的“中年孩子”,请允许他在夜阑人静时,想娃、想爸妈、想念白蟹已经上市的家乡……
这是一条走进李洪飞美姑生活的分割线
李洪飞,男,43岁,土生土长的北仑人,说着一口地道的“甬普”,家务能力……不咋滴。
这一天,他的早饭是包子和粥,用一个小电饭煲做的。粥是昨晚的剩饭,包子是超市买的速冻。
午饭是青菜肉丝“鲜虾”面,外加一大块西瓜。瓜是街上买的,面是自己下的,虾干是朋友从宁波寄过去的,“冰箱里还藏着三大包呢!”
晚饭……他还没有想好。就凭这一个月来长进的厨艺,“吃啥都不是问题!”
哦?是真的吗?让我们来看看他的“杰作”——
黑边包菜?
李洪飞本就不谙厨技,为什么要自己做饭呢?
“美姑当地的百姓,基本都是吃肉,鸡肉猪肉牛肉羊肉,坨坨鸡、坨坨肉,一大块大一块的,有巴掌那么大,白煮,蘸辣椒吃。主食一般是土豆、苦荞饼,还有玉米。”这对于吹着海风、闻着海味、吃着米饭长大的李洪飞来说,“太难了!”。
刚到美姑的头两餐,他在北仑挂职干部,美姑县委常委、副县长李声波和美姑县政府办副主任潘越的住处“蹭饭”。看着两位“直男”下厨娴熟、生活技能满分,李洪飞很是佩服,而想到他们已经远离家乡、妻儿在美姑工作了1年多,又不由得心生敬意。
第二天下午,他搬进了当地政府安排的家属楼,在巴普镇上,虽然是个老旧小区,但屋内设备齐全,冰箱、电磁炉、电饭煲样样都有,就差点“米油盐”。
美姑县城中心地带
李洪飞住的小区
当天晚上,不好意思再去“蹭饭”的李洪飞来到街上“觅食”,选了一家比较新的店铺,点了一份便当,23元,看图——
他说,美姑的物价其实挺高,因为物产大多是从大山外面运进来的。
李洪飞不怎么能吃辣,尽管有跟老板交代不要放辣椒,但它的食材就是辣味的,而且米饭没有熟,硬生生的。“就是我们老话说的‘差一口气’。”后来他才知道,美姑县城海拔米左右,水的沸点在92度左右,米饭煮好就是这个样子,要熟透必须用高压电饭煲。
吃着这份饭,李洪飞下了自己做饭的决心,回头就把米、油、酱油、米醋等材料都买齐了,还买了“居家旅行必备神菜”——榨菜和酱豆腐。
安顿好了住所,第三天一早,李洪飞拿着介绍信到美姑融媒体中心报到。
整个中心一共10多个员工,大家很忙,包括中心主任在内,都是每天进进出出拍新闻。李洪飞“初来乍到”,又作为帮扶干部,十分迫切地想融入他们。
于是,他买蜜雪冰城请同事们喝,这是整个县城里他认得不多的“知名品牌”之一。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在吃吃喝喝聊聊天中慢慢亲近起来。
中心主任希望他在宣传报道北仑援派工作的同时,帮忙审审稿件,看看记者拍摄的画面是否有差错,李洪飞欣然答应。
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美姑融媒体中心的一位高手,叫小林,拍摄、制作方面都很厉害,片子做得非常棒。只要小林在单位,李洪飞就凑过去讨教,也请他一起帮忙想想可以拍点什么来展示美姑的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
……
时间再回到第三天。融媒体中心没有食堂,中午李洪飞吃了碗泡面,晚上下班后回到住处,给自己炒了一份蛋炒饭,外加一包飞机里带下来的榨菜和一脸盆外面买的小番茄。一个人吃着饭,倍感落寞,他便拍照发了个朋友圈,就是下面这张图(李洪飞:看着金灿灿的,其实是焦的,超难吃)——
朋友圈发完,朋友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