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守护彝文化的美姑匠心

2022/10/15 来源:不详

北京医院治疗荨麻疹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08/9159711.html

大凉山腹地的美姑,是民族文化大县,也是“非遗大县”。

“美女之乡”“毕摩文化之乡”“熊猫之乡”“摔跤之乡”“南红玛瑙之乡”,五乡并举,声名远播。上苍赐予的秘境家园,人杰地灵,令人神往。神秘活态的毕摩文化,是原生文化的魂;源远流长的谱系文化,是原生文化的根;神奇独特的德古文化,是原生文化的骨;别具一格的建筑、饮食、服饰、银器、习俗、节庆等大众文化,则是原生文化的血肉。洋洋洒洒数家珍般,把整个美姑真真切切地抖落了一遍,真正是原始古朴、丰富多彩,成为了享誉海内外的“彝族文化博览园”。

神秘活态的毕摩大县

美姑

美姑属“义诺”方言区的中心,是彝族传统文化保留最为完整、独特的地区。有“毕典之乡”“人文之乡”和“毕圣故里”之称谓,是毕摩人数最多、毕摩法具最齐、毕摩经书最丰富、作毕水平最高的地方,素有“毕摩源头在硕诺”的说法,是彝学界公认的“毕摩文化之乡。”彝族毕摩文化作为开启彝族传统文化的“金钥匙”,倍受有识之士的青睐,由于它的“活态性”,被人誉为是“彝族传统民间文化的宝库”,是“史前文化活基因库”。

毕摩文化是彝族文化复合的灵魂,它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在外界看来毕摩人员很神秘,不可思议,那眼花缭乱的毕摩特技,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如舌添铧口、手捞油锅、沸水浇体等等,已经超过人体的生理极限,科学也无法解释,因此每到美姑举办一些大型活动,外来的媒体及游客云集美姑,不惜翻越千山万水,长途劳顿,就是为了毕摩特技一睹为快。据统计,美姑境内有各类毕摩经籍达种14万卷,这些经籍不但是研究古代彝族政治、经济、哲学、语言、文学、艺术、文字、风俗、伦理、天文、地理、历算、医学、农学等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也是民族学、古文化学、宗教学、神话学等极其宝贵的资料。遗留下来的阿苏拉则藏经楼、阿苏拉则神泉、阿苏拉则法铃、格初诵经洞、大毕摩斗法遗址、行毕石刻等古籍也给毕摩文化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年11月,美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美姑县毕摩文献管理规定》。美姑县彝族毕摩文献于年3月成功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成为国家级文献遗产以来,如今该项遗产成为了美姑县乃至凉山档案工作的一张名片。为了弘扬彝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好彝族毕摩文献这份珍贵文化遗产,在成功申报为国家级文献遗产的基础上,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记忆名录》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文献遗产。

年9月9日,美姑县毕摩协会正式成立,来自全县各地的9大毕摩流派50名毕摩代表参加了成立仪式。美姑县毕摩协会的成立,讨论通过了《美姑县毕摩协会章程》,标志着全县毕摩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美姑年创立《毕摩文化》年刊,出版了《中国彝文典籍译丛》《彝文典籍集成》《凉山毕摩》《彝族克智》《大凉山美姑民间艺术研究》《彝族毕摩仪式解读》《彝族毕摩泥塑草偶研究》《祖灵的祭礼:彝族尼木撮毕大型祭祖仪式及其经籍考察》等,启动了《中国美姑毕摩典籍大全》辑的编撰工作。完成了《毕摩人物志》美姑地区50余名入选毕摩传记的撰写任务。完成《诺苏毕摩典籍大全》1\\uf—10辑的初稿编纂工作。同时,建立了毕摩文化展览厅,接待海外及国内社会各界人士参观考察。先后举办了一次第四届国际彝学会,两届毕摩文化节,四次毕摩文化学术年会。先后翻译出版了《招兵经》、《指路经》、《防癞经》、《尔果尼日》、《祭祀家神经》、《苏尼维勒》、《百解经》、《驱鬼经》、《勒俄》等毕摩经典。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达,毕摩这一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挑战,但以吉利家族的毕摩堂,吉克家族的毕摩文化传承基地也在继承与发展中与时俱进,发扬光大。

源远流长的谱系文化

美姑

族谱是彝族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的档案,是记录彝族人繁衍迁徙的珍贵文献,也是彝族人探祖认宗,寻亲访友的身份依据。所以说彝族的谱系不仅反映了彝族人的家史,而且记录了彝族社会发展的历史,是彝族繁衍和发展的珍贵档案。大凉山彝族人以口传或书载的形式,不断地延续和传承着自已的族谱,至今美姑仍然较为完整地保存着这一文化传统。

“树有根、水有源、家有谱”是植根于彜族人心中的共同意识,这种意识推动着谱系文化向前发展。美姑是历史上古侯、邛涅两支彝族先民汇合的地,也是彝人从此走凉山各地的发祥地。从历史环境上讲,美姑是彝族腹心地,世居民族百分之百为彝族,历史上就有个姓氏长期居住在美姑,约占全国彝族姓氏的45%,每家每户每族的家谱族谱联结在一起,形成了彝族一个无比宠大的族谱系统,就像一棵枝繁叶茂,根系发达的的巨树,民族源远流长的根。据不完全统计,美姑内部印刷的家谱已经超过种,这些家谱在编纂上有诸多创新之处,不拘泥于传统的家谱编纂方法,而更注重以叙史为主,以历史发展为脉络。为当今史学界研究人类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自古以来,家谱承载着伦理规范,塑造着人格精神,维系着社会秩序。年2月,中国彝族谱系研究与传播中心在美姑县正式成立,该研究与传播中心是目前全国乃至全球唯一一家研究彝族谱系文化的机构,中心的成立对于研究彝族先民的哲学思想、社会形态、政治制度、经济关系、民族源流和宗教民俗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必将对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产生深远的影响。据了解,该中心制定了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期研究计划和规划,初步打算每5年出版十部谱系研究成果,从年到年,拟定公开出版吉狄(苏嘎)、冷波惹嘿、吉以曲木、吉史惹古等十部家谱。之后,以平均每年5至10部的速度出版发行。已出家谱按30年为一周期重新修订,到中心成立50年周年时,可望出版部以上的家谱,到那时,百分之百的彝族家支历史都得到理顺,这将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历史大事。之前,彝族谱系于年被凉山州人民政府列为“非遗”保护课题,正在积极申请省级、国家级“非遗”保护和世界记忆遗产。

神奇独特的德古文化

美姑

彝族谚语道:“彝区的德古,汉区的官府”、“鸟儿离不开林子,彝人离不开家支,家支离不开德古”。民改前的凉山是个部落林立,家支割据,互不统属的时代。部落之间、家支之间经常卷入各种纷争,为了解决利益纠纷平息矛盾产生了一种说“中间”的调解人,这个人就是“德古”。

“德古”一词为彝语,是对民间纠纷调解中调解人员的他称。指有威信、知识丰富、智力过人,熟悉彝族习惯法及古规古俗,能按习惯法及其案例处理纠纷,办事公道果断,能言善辩,能为家支(或地区)解决纠纷,处理各种刑事、民事案件的调解纠纷者。德古不仅知识面广,能言善辩,而且协调能力强,调解中,常常引经据典,有理有据地说服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一致协议。德古不世袭,他是通过对一件件纠纷的成功调解而得到人们的认可和社会的公认的德高望重者。美姑在“德古”文化上保留的最完备,影响更深远。在民间出现矛盾和纠纷时,时常会出现“德古”们的身影。

就是这群“德古”,依据不成文的习惯法,支撑起了整个彝族社会几千年,特别是近二百年来,“天下鸡蛋一样大,黑彝脑壳一般大”更是美姑的真实写照,不得不说是个奇迹,值得更多的民族学家、社会学专家来剖析研究。美姑德古不仅在活跃在本乡本土,有的还常常被邀请到外地调解,成为名扬大小凉山的大德古。

在美姑从德古人群中演绎出的社会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德古用继承的彝族习惯法重在修复被破坏了的社会秩序,注重调解从情理上去打动双方,使双方握手言和,化干戈为玉帛,不存在执行难和翻案等问题,“德古”调解依然是彝族群众解决纠纷最主要的方式。二是德古对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起了积极稳定作用。运用彝族传统习惯法对矛盾进行疏通,对心理进行疏导,尽可能地修复好被破坏的人际关系,防止了矛盾的激化,治标也治本。解决了法律过于刻板,缺乏人情味,灵活性差,没有体现人性化的一面。三是利用“德古”这一传统文化资源,将其传统的法律职能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人民法院根据重调解的审判原则,聘请了大量“德古”为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和陪审员,开创了司法调解的新局面。

年美姑县成立了民间“德古”协会,在充分尊重历史、传承历史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挖掘民族文化亮点、发扬民族文化闪光点,尊重民俗,合理引导,用优秀传统文化为新时代服务。

未完待续......

文/罗贤、彭杰、李焰川

图/李焰川部分图来源于网络

素材来源

凉山文艺

综合整理

五彩凉山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

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更多精彩文章请看这里!

追溯历史长河中的那一抹红!

抖音里,我爱上你曾见过的凉山(上)

抖音里,我爱上你曾见过的凉山(下)

春季户外游,州内这几个地方推荐给你

你好!我是会理,我为自己代言!

凉山唯一!会理古城入选第一批四川文化旅游特色小镇

好消息!凉山唯一,西昌入选“首批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

喜讯!凉山A级景区再添新成员!冕宁彝海、会理会议纪念地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20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